
鹽酥雞
又稱鹹酥雞,是臺灣最常見的小吃之一。鹽酥雞原本是將雞肉切成小塊裹麵粉漿丟入油中炸的料理,它氣味濃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是少數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種類之一。金黃酥脆的外表,雪白粉嫩的雞肉,還散發出陣陣的特殊香氣,再灑上運用30幾種中藥下去調製的椒鹽粉,整個香氣又提升至另一個層次,真的是鹹鹹、酥酥的好滋味,煞嘴到讓你凍沒住阿!鹽酥雞早就深植臺灣人們的心,更是三五好友聚會的最佳良伴。

酥炸魷魚
魷魚的營養價值極高,蛋白質含量達16%~20%,脂肪含量極低,對怕胖的人來說吃魷魚是不錯的選擇。魷魚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EPA、DHA,肉中含有高量牛磺酸,可以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對於預防血管硬化頗具效力。同時能補充腦力,對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魷魚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酥炸魷魚能與泰式酸辣醬搭配蘸著吃,甜酸帶點辣的滋味,在炎熱的夏季不但超開胃,與炸魷魚的外酥、內軟Q的口感更是一拍即合!

香酥炸豆腐
有著漂亮金黃色澤的炸豆腐、外皮香酥,咬一口即刻能感受其滑嫩細緻口感,外酥內軟嫩總讓人忍不住一塊接著一塊,豆腐的營養容易被人體吸收;豆腐富含營養,而且熱量低。
當日新鮮現做的豆腐並控制好豆腐發酵的程度,炸起來不但金黃酥脆、爽口不油膩,搭配上自制的辣椒和特調的醬料與手工泡菜、小黃瓜一起入口,每一口都令人回味無窮、口齒留香。

牛肉麵
牛肉麵的起源可能是在岡山眷村,因為此地的居民大多從四川遷來,紅燒牛肉麵可能從這裡開始流傳。而美食作家王治宇則說,牛肉麵就象是具體而微的中華美食,可以從1 碗牛肉麵中,吃到多種的中華美食,讓人充滿幸福、滿足的感覺。要是說道牛肉麵的歷史,那大概不是三天兩夜可以說的盡的;若要細數臺灣的牛肉麵店,也不是三兩下就可數得完的,南從屏東潮州的牛肉街至臺南市的永樂市場、保安宮前,再到臺中、新竹一路北上到了臺北車站附近的塔城街與桃源街一帶;這條由南到北延伸的牛肉麵帶,不但道出了牛肉麵分佈的廣度,更表現出牛肉麵在臺灣的普及。不管是不是在臺灣,只要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是少不了牛肉麵,而臺灣的牛肉麵更是世界各地所模仿不出來的(就好比臺灣的「四川牛肉麵」就是四川所沒有的)它是在公元1949 年以後,流亡在外的外省老兵對家鄉的一種懷念,所創造的,它有屬於自己的味道也多了一點鄉愁,一碗碗的牛肉麵中,有故事的陳述、有劇情的上演,有流離的感傷,也有濃濃的感情,此時,它就是一切可以販賣的元素各種組合體。

無骨雞腳凍
創始人李育睿原本並不是一開始就從事夜市小吃生意。在臺灣受金融風暴影響,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原本從事工程業的李育睿開始找尋新的出路。"那時我想民以食為天。"李育睿特別愛吃雞腳,但總覺得雞腳的骨頭實在麻煩,又想說臺灣既有東海雞腳凍,"我就靈機一動,心想如果有無骨的雞腳凍,應該會很好賣"。沒想到,這樣一做就做了十幾年。
他賣的雞腳的確是人工去骨的,但不是用嘴。"新鮮雞腳要先簡單汆燙過,然後用小刀將骨頭去除,工廠裡工人們去骨的速度都非常快。"許多雞腳凍是用煙燻醬拌成的,而李育睿賣的雞腳凍經過真正的煙燻,而後用滷汁浸泡一整天。在吃之前,雞腳要經過急速冷凍,而後慢慢解凍,這樣口感才能達到彈牙Q脆,並將雞腳所富含的膠質最大地儲存。李育睿多年試驗出的大蒜、青椒等輔料與雞腳凍相得益彰,一起吃下肚更能發揮美味。就這樣,李育睿的雞腳凍成為高雄六合夜市的明星產品,累積了穩定的客源,也深受大陸游客的喜愛。
參考資料
- 六合夜市美食地圖:必吃攤位全攻略
- 高雄夜市文化發展史
- 臺灣夜市小吃衛生評鑑報告
- 在地人推薦的夜市隱藏版美食
- 夜市經營與文化保存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