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臺灣的人們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在當今的大陸
寫繁體字已然成為一種風尚!
而當繁體字與咖啡館混搭時......
是否會引起你的好奇心呢?
來自臺灣、出身中文系的李雪莉
便開設了名為"繁體字"的咖啡館
結合咖啡與繁體字私塾,在北京推廣繁體字之美!
而這股習字寫字的風潮正悄悄地席捲中外文青上門!
2002年雪莉來到北京
在一家知名的4A公司擔任創意總監一職,一呆就是9年
雪莉說,廣告人最想開的就是咖啡館
那時候大家一邊工作一邊幫自己的咖啡館選名字
她在辦公室裡聽著聽著就突然衝出來說
如果我開一間咖啡館叫繁體字咖啡館,如何?得到的答案是不錯。
一切就這樣開始了。
開咖啡館,雪莉準備把自己的另一樣愛好閱讀也融合進來,一邊閱讀一邊品咖啡,快哉。
在籌備咖啡館過程中,雪莉發現有些外國作品的大陸譯本的不足,她決定把臺灣和香港的譯本帶到咖啡館中。
人會為了喜歡的人,換十條裙子再出門
但,看到不認識的字,他不會去翻字典
起初雪莉只是開了線上書店
然後甄選了55本書
後來又陸續增加了其他臺灣作家和譯者推薦的書目
雪莉說她要賣的是值得人們珍藏一輩子的書
走進繁體字咖啡館內,空間裡充滿繁體字書籍
許多如聯經出版、聯合文學等老牌出版社的
絕版散文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
部分書籍甚至還有著作家的親筆簽名
往中間看去,一架老式的縫紉機端坐在那裡
旁邊是沈從文的照片
加之滿屋的書籍,文學氣息鋪面而來
無論是這裡的書,還是這裡的其他東西
能成為現在的模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選用古典的皮沙發、燈具伴飲
店內提供的輕食也包含改良過的中式糕點
上頭偶爾妝點著中文字,呼應咖啡館的核心精神
無論是這裡的書,還是這裡的其他東西
能成為現在的模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將大批臺版港版書運進大陸,報關、審查....
因為在高速消費的時代,會靜下來讀書的人並不多
兩個老闆,維繫現在的模樣
要靠另一位店主去全職上班維繫部分開銷
而雪莉自己也在打理咖啡館的同時
做著商業設計的工作
6年間變數長存,生活拮据
但是雪莉做的很開心,因為這是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
常常跟人講,去做你喜歡的事情
把你喜歡的事情做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雪莉願意探索實體書店運營的模式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書店是會消失麼,在我的價值觀裡,開書店跟走一條即將消失的路一樣迷人。"
每逢週末會特別開設課堂
教授文字部首、字義
以及中文字從甲骨文至今的演變等
更準備字帖及臨摹本讓不經意造訪的顧客習字、練字
為鼓勵學習繁體字
老闆娘更推出練字就能獲得消費折扣的優惠
也逐漸看見迴響,許多客人因對文字的興趣而回鍋
儘管不炫目華麗
繁體字咖啡館卻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文化涵養
並且領略長久歷史以來傳承的曖曖光芒
別人的讚美不能讓你成功
別人的批評不能讓你失敗
學會雲淡風輕的生活大概是繁體字咖啡館帶給雪莉最好的禮物
參考資料
- 探索更多台灣書店咖啡廳的經營故事與空間美學
- 獨立書店與咖啡館的共生模式分析報告
- 台灣複合式文化空間發展趨勢研究
- 城市人文空間經營實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