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有一條文藝範十足的路,它藏在鬧市間,一走進就彷彿來到了「烏托邦」,這就是百年老街【牡丹老街】。這條路始建於1902年,見證了威海的發展與變遷,守護著這座城的百年時光。
從新威路轉進側面的小路,一條是通往大海的陶瓷路,一條是枝繁葉茂的新威附路。馬路兩側的法桐發出春天的新綠,好像有無窮蓬勃的生命力。新威附路的陶瓷廠裡,牡丹正盛放,花香滿溢。一路伴著花香沿著街角慢慢走,拐進陶瓷路的瞬間,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抬頭一望,路的盡頭就是蔚藍的海。



花與海


這裡不僅有令人驚豔的風景,還有流行與歷史的時尚碰撞。老街區改造讓舊廠房變身時尚打卡地,道路兩旁多巴胺色的文創店裡,創意膠東面食、冰箱貼、明信片、潮玩刻章……什麼有趣來什麼,青春的創意充斥在老街的每個角落。


Citywalk
國色
陶瓷廠牡丹



「春來韶華誰作主,總領群芳是牡丹。」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陶瓷廠內的牡丹花花開正豔,群芳如期而至。目光所及,霞紅煙紫,重瓣層疊,一顧傾城,一瞥驚鴻。



嬌豔的牡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慢慢綻開它的笑臉。傾國,唯牡丹。漫步在盛放的牡丹叢旁,細看那層層疊疊的花瓣,錯落有致,如同裙襬,紅的濃豔華美,白的疏淡明秀,自是一番傳承千年傾國傾城,隨手一拍即是美景。



「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爭相開放的各色牡丹,花朵碩大飽滿,在綠葉的襯托下更顯動人,那麼明媚,那麼熱烈,目之所及,皆是詩意和驚喜,好似要把這世間的所有美好,一股腦全推進你的懷裡。
鋦瓷
吉呈軒工坊


走進新威附路,有處藏著千年技藝的工作坊——吉呈軒鋦工坊,帶你走近一門主打「新生」之道的指尖藝術。久經歲月的陶瓷廠大門將老街的氛圍一分為二,門外是青春洋溢的時尚街區,門內的吉呈軒鋦工坊是古色古香的千年韻味。


鋪就了木桌、木椅、木窗欞的工坊內室頗為雅緻,牆面上掛滿琳琅滿目的鋦補工具,厚重的歲月味道撲面而來。其旁的展櫃之上,各類精緻的鋦瓷作品整齊靜立,在鋦藝師傅巧奪天工的手藝下,這些原本破損的瓷器再現美麗「容貌」,十足驚豔。
一場鋦瓷,從提前構思開始,找碴、拼接、捧瓷、打孔、制釘、上釘,再到最後彌縫,每一步工序都是一代代手藝人最淳樸、高明的智慧結晶,每一個看似微末的細節裡都盛滿了千年艱辛與傳承。驚豔了時光的「涅槃重生」之美,就藏在吉呈軒公益文化空間。
花餑餑
「膠饅青年」

在一間米黃色門店前,常有人在打卡拍照。如門店的顏色一般,這是一家膠東面點的特色門店——膠饅青年。
走進店裡,大紅色的橫幅、金黃色的麥穗,一個個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視覺元素映入眼簾。「日進斗金」、「爭氣餑餑」等膠東面食擺滿貨架,格外「吸睛」。
膠饅青年旨在用年輕人的方式將膠東面食帶出威海,走向全國,讓中華麵食饅頭成為國民餐桌上的主食。同時也是威海第一個城市伴手禮品牌,希望讓更多人愛上威海,把威海味道帶回家。
紅色
初心·1932
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以「威海1902」時光記憶為主題,近年,結合1932年威海衛第一個黨小組的紅色歷史,打造了「初心·1932」紅色印跡館,展館就處在街區中心位置,為街區賦予了濃厚的紅色色彩。



作為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節點,「初心·1932」紅色印跡館展示了環翠地方黨組織在各時期風雲激盪的革命歷程,謳歌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漫步在新威附路上
看磚紅梧桐書寫成詩
沿著花路
走至盡頭去看海
參考資料
- 牡丹老街深度遊記:在地達人的私房路線
- 威海百年建築保護與活化研究
- 膠東半島傳統工藝復興計劃
- 山東春季賞花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