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地圖攬勝-臺灣新竹

透過中國旅遊地圖來看中國的旅遊景點,領略中國大好河山。

臺灣省:簡稱“臺”。在中國的東南部。包括臺灣島,澎湖列 島和龜山島,火燒島,蘭嶼、彭佳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島 嶼。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口2270萬人。自古以來 為中國領土。在遠古時代,臺灣和大陸相連,後因地殼運動分 隔成島。據考古發掘,臺灣古人類淵源於祖國大陸。隋唐以後, 大陸人民和臺灣的關係密切,南宋時,澎湖已隸屬福建路晉 江縣,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明天啟四年和六年, 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別侵入臺灣。明末收復臺灣。清置臺灣 府,屬福建省。1895年為日本侵佔,1945年歸回中國。山地佔2/3。北迴歸線穿過中部,氣候熱溼,屬熱帶、亞熱帶氣候。火燒寮年降水曾超過8000毫米,是中國降水最多的地區。夏、秋 兩季多臺風。礦產以煤、石油、天然氣、銅、金、銀、錳為主。 農產以稻、甘蔗、茶葉、水果為主。有紡織、 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工業。特產天然樟腦和香茅油。

臺灣地圖

新竹市,位於中國臺灣省西北部,是一座新型工業城市,中國臺灣省的人口第七大都市。新竹市人口40萬,面積約102平方公里,位於由頭前溪和鳳山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平原上,東北與新竹縣接壤,南與苗栗縣毗鄰,西面瀕臨臺灣海峽,沿岸多沙灘,地勢自東南而西北漸次低下,形成一畚箕形。

新竹市地圖

探索新竹景點絕對是認識這座城市的起點,包含: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大霸尖山、關西客家古宅等豐富選擇。

新竹景點示意圖

一、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指的為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屬離水堆積海岸,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臺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規劃新竹漁港娛樂漁船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運河、美山蔚藍海岸區、紅樹林公園、海山漁港觀景臺、南港賞鳥區等八大區,除外,還規劃有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環保休閒公園、新竹市苗圃、看海公園、環保教育館、港南濱海風景區、金城湖賞鳥區、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香山溼地自然生態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腳踏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讓民眾在旅遊時能一享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樂趣,也讓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成為全臺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勝地。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二、大霸尖山

屬於臺灣的雪山山脈,在著名的臺灣百嶽之中,大霸尖山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三尖”,目前大霸尖山和雪山屬於雪霸國家公園。臺灣泰雅族與賽夏族原住民堅信大霸尖山是其祖先發祥地,一向尊為聖山。

大霸尖山圓柱型的山貌、四面都是懸崖且寸草不生,特殊的山形讓大霸尖山擁有臺灣“世紀奇峰”的美譽。

由於大霸尖山為泰雅族和賽夏族人信仰中的祖先發祥地聖山,因此登頂行為一直是被禁止的,直到公元1927年日本登山隊完成首度登頂。

大霸尖山吸引登山客登頂的原因之一就是震懾的地形景觀,登頂後可看見大霸尖山和小霸尖山硬質砂岩經過風化作用營成的厚實巖錐,這種佇立於水平岩層基部以上的景觀是臺灣高山難得一見的景色。

而且在攀登的路途中隨著海拔高度不同,沿途可看見闊葉林帶、針葉林和闊葉林混和林以及針葉林帶,更可看見擁有“迷霧森林”美稱的臺灣原生檜木林,紅檜和扁柏在此交錯成一大片森林市大霸尖山最迷人的景色,加上擁有豐富的動物生態,讓大霸尖山成為登山客所向往的聖地。

雪霸國家公園以雪山和大霸尖山為主軸,園區東起羅葉尾山、西迄東洗水山、南至宇羅尾山、北抵境界山,總面積約有76850公頃,涵括觀霧遊憩區。

大霸尖山

三、關西客家古宅

關西位於新竹縣東北部,三面環山,鳳山溪及其支流流經,青山綠水環抱,古稱美里莊;這裡空氣清新,高齡人瑞多,故有“長壽之鄉”的美譽。

關西一帶原是原住民的聚居地,清乾隆年間,客家移民由廣東海豐、陸豐等地陸續入墾,才改寫了關西的開發歷史。關西鎮的路旁、田野間,矗立著一座座傳統客家古厝,散發出悠然古味,其中又以鄭氏、羅氏家祠以及坪林的范家古厝最具代表。位於明德路56號的鄭家祠堂,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一座燕尾式的四合院傳統建築,正廳上高懸著“帶草衍派”匾額,是鄭家祠的代表。相傳鄭氏祖先赴大陸參加科舉考試時,正逢祖宅四周“書帶草”生長茂盛,祖先一舉中第後,鄭家子孫便以“帶草衍派”自稱。

走進鄭家祠,幽靜的庭院裡散置著古樸的陶瓷及石磨;而祠堂宅舍除兩側廂房稍顯凌亂外,大致保留完整。已有上百年曆史的鄭家祠,曾因道路拓寬,險遭折除,後在子孫奔波陳情下,祠堂才被評為三級古蹟而儲存下來;這一段歷時達20餘年的陳情過程,連同祠堂歷史,被製成大事記列於祠堂大廳。

穿過鄭氏家祠右側的小巷,即可來到北門口2號的羅家祠堂。羅家祠堂正廳所保留的木雕及交趾陶,較鄭家祠完整,雕工也更精緻,相當具可看性。客家人建築講究風水,據傳羅家祠就建在關西臺地的正脊上,為堪輿學上的寶地,子孫可因此受到庇廕。

范家古厝位於鎮郊坪林49號,燕尾式的正廳,加上左側四道護龍及右側三道護龍,規模宏偉,遠處即可望見其古樸身影,襯著遠處蔥籠青山。建立於道光30年(1850年)的范家古厝,系由范家第13代範汝舟所建,歷經100餘年,已傳至第20世,可見其悠久歷史。

關西客家古宅

延伸閱讀

  • 深入探索新竹十大必訪景點深度解析完整指南
  • 新竹在地人私藏美食地圖
  • 親子同樂的新竹一日遊路線規劃
  • 新竹文化小旅行:古蹟與博物館巡禮

Leave a Comment